幼兒大動作主要有哪些特點

本文已影響2.74W人 

幼兒大動作主要有哪些特點,孩子對於父母來說是很重要的,照顧孩子是需要花費很多精力的,而且孩子的健康是最重要的。顧孩子不是簡單的事情,以下看看幼兒大動作主要有哪些特點。

幼兒大動作主要有哪些特點1

一、幼兒動作發展的規律

1、頭部動作的發展

頭部動作是兒童最早發展,完成也較早的動作。頭部動作的發展順序,大體是這樣的:出生時,仰臥時頭會左右轉動,俯臥時會擡頭片刻。這時如果不用手接着他的頭,頭就會下垂。

1個月,頭仍不能豎直,俯臥時能擡起下巴。

2個月,抱着時頭能豎直,但還是搖擺不穩。

3個月,頭能豎直而且平穩。

4個月,頭能平穩豎直,俯臥時能擡頭,抱着時頭能保持平穩。

7個月,仰臥時能擡頭。

2、軀體動作的發展

軀體動作的發展,主要表現爲翻身和坐的動作的發展。2個月,能挺胸。3個月,能從側臥翻到仰臥。4個月,能扶着坐。5個月,能從仰臥翻到側臥。6個月,會坐在有扶欄的椅子上;坐着時身體前傾,會用手支撐身體。7個月,能從仰臥翻到俯臥;能不靠成人或其他東西的扶持獨自坐一會兒。10個月,能毫不費力地從躺着坐起。12個月,站着時能自己坐下。

3、行走動作的發展

兒童行走動作的發展,要經歷爬行、站立和行走三個階段。7個月,試着爬行,主要依靠膝蓋和大腿的移動。8個月,匍匐爬行,腹部貼地,用腹部手臂帶動身體和兩腿前進,扶着能站立。10個月,用手和膝蓋爬行。身體不着地,手臂和腿交替移動,能扶着東西自己站起。12個月,能扶着行走。

14個月,能獨自站立。15個月,能獨自行走。18個月,跑步不穩,容易摔倒。2歲,行走自如,能大步穩跑,會踢皮球,能自己上樓下樓。2、5歲,能雙腳跳,會用單腳站立片刻(2秒鐘左右)。能踮着腳,用腳尖走幾步,能從椅子上跳下。3歲,能單腳站立,會踮着腳走,跑步穩當,會騎三輪腳踏車。

4、抓握動作的發展

抓握動作的發展,是手的動作發展的重要標誌。抓握動作的發展,以眼睛注視物體和手抓握物體動作的協調;五個手指活動的分化爲特點。因此,嬰兒出生後6個月,抓握動作纔開始發展。3個月以前的嬰兒,手基本上是捏成拳頭,手腳一起亂伸亂動,4~5個月的嬰兒,雖然會伸手抓身旁的東西,但往往是整個手拿一把抓,拿不住。這種手的動作帶有很大程度的不隨意性,手接觸到什麼就抓什麼。

6個月,捏物體時還是一把抓,不會使用拇指,能夠把東西從一隻手換到另一隻手;手眼協調,看到物體後能用手抓住它。8個月,抓握物體時能大拇指和其他四個指頭分開,使用拇指抓握住物體。10個月,能協調地配合手眼動作,把一樣東西放到另一樣東西上。18個月,能將2~3件東西搭疊起來,能推拉玩具。會同時使用四個手指和拇指,抓握動作得到充分發展。2歲,能用手一頁一頁地翻書

幼兒大動作主要有哪些特點

。2、5歲,手與手指的`動作相當協調,手指活動自如,會用手指拿筷子、拿筆。3歲,能用手拿筆畫圓圈,會自已往杯子裏倒水,能自己解開和扣上鈕釦。

兒童早期的動作發展,雖然主要由身體發育的成然而產生,但是也與環境影響有關係。例如,行走動作,是隨着腿、腰部骨骼、肌肉發育而成熟的,兒童到一定時間,就會扶着東西站立和行走。但是獨立行走的動作,卻是在成人的幫助下,練習越多越熟悉。

有些動作,沒有相應的環境和練習,不可能得到很好的發展,印度狼孩卡瑪拉由於長期在狼羣中生活,沒有行走動作發展的環境。到l4歲時,走路還沒有2歲兒童穩。到17歲死去時,始終沒有平穩地走或跑過。因此,父母應當根據兒童動作發展的規律和順序,幫助兒童完善動作,提供動作練習的機會,促進兒童動作的發展。

二、幼兒動作發展的特點

1、從上到下

兒童動作發展,身體上部的發展先於身體下部的發展。從頭部到下部,從上肢到下肢逐漸發展。

2、從大到小

這是指兒童最初發展起來的是與大肌肉相聯繫的動作,逐漸發展到與小肌肉相聯繫的動作。如兒童手的動作的發展,先發展的是與手臂大肌肉相聯繫的伸臂,以後逐漸發展起來與手指小肌肉相聯繫的抓、握、拿等動作。

3、從簡單到複雜

兒童最初的動作,是身體個別部分的簡單動作,如伸伸手、踢踢腳、轉頭等,逐漸發展到同時轉頭、伸手、手眼協調地拿取物體,進一步發展到能從事由多種動作組成的遊戲活動。

4、從不隨意到隨意

動作的不隨意性和隨意性,是從動作的主動性和目的性來區別的。兒童的動作,最初是不隨意動作,無目的、由客觀刺激引起,加頭隨着光線的方向轉動,有東西接觸兒童的手,兒童的手就去抓摸。以後,隨意動作逐漸發展起來,這時客觀刺激不在眼前或沒有直接接觸兒童,動作也會出現,而且通過動作,主動地、有目的地去接觸事物,認識事物。如兒童在“藏貓”的活動中,主動地把頭轉來轉去尋找“貓”,這就是一種隨意動作。

幼兒大動作主要有哪些特點2

幼兒動作發展規律有哪些

從嬰兒到兒童期經過一系列的動作發展,幼兒動作發展可將其潛在的能力通過與環境的.互動,逐步發展健全,動作發展有順序性與持續性特徵,在這個過程中,個體從簡單的、無組織的、無技巧的動作發展到高級的、複雜的動作,基本的發展原則主要包括從整體到分化、從上到下、從大到小、從中心到邊緣、從無意到有意等。從整體動作到分化動作的發展規律又稱爲“整分規律”,即個體最早對刺激做出的動作反應。

一、從整體動作到分化動作

是整體性的,然後逐漸分化。動作發展是從大肌肉羣動作到小肌肉羣動作,從未經分化的混沌整體動作,到分化了的整體動作的不斷分化、不斷整合的過程。

二、從上部動作到下部動作

從上部動作到下部動作的發展規律又稱爲“首尾規律”,即個體最初發展的是頭部的動作,

其次是軀幹和上肢部分的動作,最後是下肢的動作。

幼兒大動作主要有哪些特點 第2張

三、從大肌肉動作到小肌肉動作

大肌肉動作發展也稱大肌肉羣動作、粗大動作發展,是指由身體大肌肉或肌肉羣產生的動作,

包括行走、奔跑、跳躍、投擲等[8]·[9]、根據空間位置變化、身體姿勢的控制及對外界工具的操控情況,大肌肉動作可分爲移動動作、平衡穩定動作和操控動作。

四、從中央部位動作到邊緣部位動作

從中央部位動作到邊緣部位動作發展規律又稱爲“遠近規律”,接近身體中心(軀幹或核心)

部分的肌肉和動作總是先發展,身體的肢端部分的動作最後發展。嬰幼兒動作發展從中部開始,越接近軀幹的部分動作發展越早,越遠離身體中心的肢端動作發展較遲。

五、從無意動作到有意動作

從無意動作到有意動作發展規律,即從先天反射的無意識動作向着有高度控制的技能動作發

展。嬰幼兒最初的動作是無意的,以後越來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。例如,初生嬰兒就會用手握緊小棍,這是無意的、本能的動作,幾個月後,嬰兒才逐漸能夠有意地、有目的地去抓物體。最初是從無意動作向有意動作發展,以後則是從以無意動作爲主向以有意動作爲主的方向發展,即服從“無到有規律”。

幼兒大動作主要有哪些特點3

嬰幼兒大動作發展里程碑

1、頭頸部的控制:

發展是從頭髮展到腳,因此頭頸部的控制是最早出現的。它的表現是2個月趴着時,頭可以轉邊與稍微短暫擡起約45度。到3個月大時則可以持久擡頭90度;此時若是躺着被拉起,頭與身體會呈直線,再也不是頭倒在後面,抱起時,頭已經可以直立而不晃動。

2、軀幹的控制:

當頭頸部的控制成熟之後,軀幹的控制開始出現。4個月大之前的身體動作是像蛇般的扭轉,之後轉變成軀幹以一軸心之旋轉,這時期父母常注意到原本是直着睡,睡醒之後變成橫向甚至轉了一圈。翻身動作是軀幹控制力的表現,在約45個月大時出現。

太早的翻身也許是肌肉張力過強的警訊!接下來,6個月大躺着時,呈現仰臥起坐狀則是軀幹控制力的成熟表現,此時期坐着時候,手會去撐地、軀幹彎曲點在骨盆,但整個背部是直的。

3、雙手的認識:

雙手的認識很重要,因爲小嬰兒藉此開始觸摸這個世界。小嬰兒對身體的認識是循三步驟──看到、玩到、吃到。3個月大之前,一手一手地看與吃手;3個月之後,則是雙手開始碰觸在中間與眼前,喝奶時可以雙手抱奶瓶,之後雙手往嘴巴內塞則是常見的動作。

由於吃手是認識手的過程,因此不需要看到小寶寶吃手就急着禁止它(其實也禁止不了),只要注意乾淨就好,若到了7、8個月大時還在吃手再禁止。6個月大時,趴着時會因爲手的支撐而使胸部離地。

4、腳的認識:

緊接在雙手的認識之後,逐漸探索到雙腳的存在。6個月大時,躺着時雙腳會擡高(看到),大人常會說:「寶寶好聰明喔,換尿布時會知道把腳擡起來!」接着,用雙手去碰膝蓋、甚至腳指頭(玩到),最後還會將腳指頭抓來吃(吃到)。

5、軀幹、手、腳整體的動作:

6個月大之後,寶寶對手腳都已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了,當我們將小寶貝由躺着拉起時,除了頭部跟着起來,雙手會用力在關節處彎曲後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坐起來的動作。雙手扶着腋下站立時,雙腳掌可平貼於地板,已不再是踮腳尖站立,並且全身重量由雙腳承擔,不再做跳躍狀。

6、坐:

6個月專心坐時,可以藉由手的支撐而坐一下子;7個月大時則可以直挺挺地坐着;9個月大時則可以坐着自己旋轉方向而不至於跌倒。

7、爬行:

俗話說七坐八爬,8個月大時因爲雙腳認識的成熟,趴着時會由雙手撐地使胸部離地,之後雙腳往內縮逐漸用力將腹部離地,形成準備爬行的姿勢。其實寶爬行的姿勢千奇百怪,最終就是要達到拿到東西的目的。因此,如果父母此時每當小寶貝要拿遠處的東西就馬上拿給他時,小寶貝聰明得很,他會輕鬆的在原地等,爬行的意願就會降低;所以父母不妨鼓勵寶寶自己爬去完成拿取東西的動作,只要注意安全即可。

幼兒大動作主要有哪些特點 第3張

8、站立與走路:

當寶寶坐的穩時,雙手會開始想要拉着東西站起來。接下來,扶着站了一段時間之後,身體的重心開始往側邊移動,形成螃蟹走路、沿着傢俱邊緣走動(9個月大)。當重心側移穩當之後,開始學會前後移動重心,扶着走也就從橫行到直行。直行時也逐漸由雙手扶到單手扶到放手走(約1歲到13個月大時)。

剛開始走路時,是寬步伐、雙手屈曲在身體旁保持平衡、腳是直直落下踏地狀;之後才逐漸修正爲雙手放下隨走路擺動,與腳尖先踩地、腳跟再落地的方式(14個月左右,視何時開始走路而定)。

9、整體的動作:

1012個月大時,趴着、爬行、停住、後坐、拉着東西站起來,這一系列的動作會逐漸成熟而流暢。

10、爬上爬下:

身體重心的移動越來越熟練,便喜歡到處爬上爬下。16個月大時可以「爬」樓梯,約20個月時則可以扶着爬樓梯。

11、跑:

當走路時重心的移動越來越有把握時,小寶貝會將重心更往前移,先是快走(1歲3個月),然後出現小跑步(1歲半)。因此,這個時期會常常跌倒。

12、跳:

剛開始的跳是在2歲左右,是原地膝蓋彎曲的上下,之後纔出現離地的跳。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