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性的來源和歷史

本文已影響2.34W人 

鄭性的來源和歷史,鄭氏有着獨特的姓氏特色,在中華歷史中佔據着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,它的存在給中華歷史增添了更多的藝術和神祕,下面來看看鄭性的來源和歷史。

鄭性的來源和歷史1

一、鄭姓的來源和歷史:

1、源於姬姓:

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鄭國,遠祖爲鄭桓公。爲紀念故國,鄭國人相繼改姓爲鄭,自此,鄭姓誕生。

2、源自子姓:

商王武丁之子子奠得爲商朝一方國,名爲鄭國,滅亡之後,其後世子民多以國爲姓氏。

3.源自姜姓:

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於鄭,以統治子姓鄭人,史稱西鄭,姜姓鄭國滅亡。國人姓奠井氏,或爲鄭井氏,亦即鄭氏。

4.源於地名:

出自古褒國附庸之邑南鄭,以故國名爲姓氏,稱鄭氏。

5.源於改姓:

依據書籍資料記載,朝鮮族、蒙古族、裕固族、哈尼族、滿族等部分族人都有改姓。

鄭性的來源和歷史
  

二、鄭氏祠堂歷史:

1.由於鄭姓的姓氏源流有很多, 因此其祠堂也有不同,有福建福鼎點頭鄭氏宗祠、白沙村鄭氏大宗祠、福建長樂岱陽鄭氏宗祠、江西上饒五里村鄭氏宗祠、三鄉鄭文化之橋西鄭公祠、長濂村鄭氏宗祠、浦江縣鄭宅鎮等等,本期以福安市的鄭氏祠堂爲例淺析其歷史.。鄭氏的家族起源趣味故事

2.安徽省福安市的鄭氏祠堂是鄭氏的祖祠之一,其始建於明成化年間,是爲紀念元代著名學者、教育家鄭玉,距今有五百多年曆史,佔地面積1856平方米,規模宏大,空間層次豐富,爲典型的'徽州廊院式祠堂。2006年,被公佈爲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三、姓鄭人口數量:

1.宋朝時期,鄭姓大約有75萬人,約佔中國人口的0.97%,排在第二十位。其中,福建爲鄭姓的第一大省;

2.明朝時期,鄭姓大約有120萬人,約佔全國人口的1.21%,排在第十五位。其中,浙江爲鄭姓第一大省;

3.至2006年,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支持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,按人口排序,鄭姓在中國大陸爲第二十一大姓。大陸鄭姓人口約爲936萬,約佔大陸總人口的0.78%。

鄭性的來源和歷史2

一、鄭氏起源:

源流一

第一支出自子姓。契,是黃帝的後裔,發明刻木記事的人,被賜姓子,其後代湯建立了商朝。到商王武丁時,武丁的兒子被封爲奠侯,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,爲商朝一諸侯國。

奠、鄭古爲一字,奠國即鄭國。子姓鄭國初在商朝都城近地的北鄭,今河南濮陽西南古帝丘之地,後來爲防周、羌之敵,西遷到商朝西疆的南鄭,在今陝西華縣東。

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。子姓鄭國也隨之滅亡,周人遷子姓鄭人到渭水上游,約在今陝西寶雞附近。子姓鄭氏的`歷史至少有3200多年,這支最古老的鄭姓,人寡勢弱,以後一直無聞,可能淹沒於姬姓鄭氏之中。

源流二

第二支出自姜姓。姜姓鄭氏出自姜太公之後。周滅商後,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於鄭,以統治子姓鄭人,史稱西鄭,故城在今陝西鳳陽。周穆王奪西鄭爲下都,姜姓鄭國實際滅亡。國人姓奠井氏,或爲鄭井氏,亦即鄭氏,這支姜姓鄭氏也有3000年的歷史,後來史書上未見這支鄭姓的去向,可能也淹沒於姬姓鄭氏之中了。

鄭性的來源和歷史 第2張
  

源流三

第三支源出姬姓,姬姓鄭氏出自周文王之後。公元前806年,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南鄭,在今陝西華縣東,史稱鄭桓公。周幽王時,桓公見西周將亡,將財產、部族、家屬連同商人遷移到東虢和鄶之間,史稱東鄭。

不久,犬戎聯軍攻破西周都城鎬京,殺了周幽王和鄭桓公,南鄭遺民南逃到漢水上游的南鄭,即今陝西漢中的南鄭。桓公之子鄭武公在東鄭即位,先後攻滅了鄶和東虢,建立了鄭,都新鄭,即今河南新鄭。

鄭武公、鄭莊公相繼爲周平王的卿士,鄭國一度曾是春秋初期的強國,後漸衰弱,公元前376年,韓哀侯出兵滅鄭,鄭國子孫以國名爲氏,散佈於陳宋之間。姬姓鄭氏有2 800多年的歷史。

二、鄭姓發源地:

鄭氏最早的發源地是今河南省的新鄭縣。在戰國時因爲韓國所滅,便散遷到河南東部及山東、安徽等地間。秦時,19世孫鄭襲遷司州河南洛陽。27世孫鄭其舉族遷回滎陽。

秦漢以後,鄭姓已遷入鄰近地區,主要以今山東、安徽、陝西、山西等境爲其分佈的主要地區。其後29世孫鄭賓居山東高密。31世孫鄭衆之子安世遷居咸陽。

因漢武帝令強宗大族,不得聚居,有24世孫南遷至浙江會稽山陰。鄭姓大舉南遷始於永嘉之亂之時。西晉永嘉二年,中原板蕩,衣冠始入閩者八族,其中第四姓即爲鄭姓。

唐初,河南鄭氏又有隨陳政、陳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。唐末,又有河南故始鄭氏隨王潮、王審之入閩。明清之際著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閩的。

鄭氏移居臺灣,始於鄭成功;播遷至海外,始於清朝,現分佈於泰國、菲律賓、印尼、馬來西亞、加拿大、美國等國家。

三、鄭氏始祖介紹:

得姓始祖

鄭桓公(?-前771年),西周時鄭國的建立者,姓姬名友,周宣王之弟。周幽王當政時,鄭桓公預感到西周將亡,聽從太史伯建議,於周幽王九年(前773年),部族、家屬等東遷到雒邑以東,建立新鄭國(都城在今河南省新鄭)。犬戎攻破西周時被殺。先秦時期,男子稱氏,女子稱姓,諸侯以國爲氏,因此鄭桓公被認爲是姬姓鄭氏始祖。

鄭桓公,姬姓,鄭氏,名友,故又稱姬友、鄭友或鄭伯友,史稱鄭桓公。爲周司徒,封於鄭(今華州區東),是春秋時期鄭國的第一代國君。

鄭性的來源和歷史3

一、鄭氏的由來

說到姓氏,最早要說到母系氏族時期,那個時候人人只知其母,不知其父,子女也是跟着母親生活。氏就像是如今的工作單位、家庭地址似的存在,再後來爲了區別同一個部落嫁過去的女子,慢慢就發展有了姓。姓的發展也慢慢使得母系氏族開始向父系氏族過渡。

中國人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姓姬,在出現第一個國家——夏之前,黃帝的部落是中國中原最大的部落,並且黃帝還是夏、商、西周這些國家宗室的共祖。

而中國存在的姓氏大部分也都是由炎黃二帝的姓氏演變、發展過來的,所以它們的就像一個爺爺八個兒十六個孫這樣的關係,這也是爲什麼我們都自認爲是炎黃子孫。

鄭性的來源和歷史 第3張
  

(血緣始祖)

黃帝部落第三代領導人爲帝嚳,帝嚳的大兒子叫后稷,這位后稷便是鄭姓的血緣始祖。而看過我之前文章的人都知道,后稷也同樣是周姓、吳姓的血緣始祖。

要細說鄭姓的起源還得往後推,后稷的子孫後代在周原起家,代表人物是西伯侯姬昌,後來時遇商朝昏庸,於是就聯合其他諸侯國打敗了當時中原的霸主商朝,周氏建立周朝。在之後周朝開始大封天下,尤其像自己的`宗室宗親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領地。

(鄭國誕生)

在公元前807年,周宣王封他的兄弟姬友于“鄭”(在今天的陝西華縣),國號爲“鄭”,鄭國因此誕生了,而姬友也被稱之爲鄭恆公。後來周宣王的兒子周幽王成爲新的天子,這個人我們可能有點耳熟,因爲烽火戲諸侯的始作俑者就是他。

鄭氏三公

(鄭國遷移)

由於幽王昏庸無道,外部又有像犬戎族這樣的強敵,所以時任司徒的鄭恆公有點擔心自己的家人和封地子民的安全,就找了他的好朋友太史伯商量對策,太史伯給他指出一個地方也就是現在的滎陽一帶,於是鄭恆公就把鄭國遷移到了滎陽,後來周幽王果然被犬戎族所殺,鄭恆公也爲國捐軀,所幸封地以及家人都很安全。

(鄭姓立姓)

時間繼續往後發展到了戰國時期,鄭國最後被韓國滅掉了,鄭國的子民成了亡國遺民,爲了紀念故國,鄭國人就把自己的姓氏改爲鄭,自此鄭姓誕生,而滎陽也成爲鄭姓的發祥地。

(其他源流)

據史料記載,鄭姓的其他源流分支除了有源自子姓、姜姓等,還有以地易姓,他姓改姓、他族改姓等等。不在一一敘說。

二、傑出航海家

鄭和,明朝洪武年生人,在戰亂中出生,少時經歷很多磨難,但只有弱者纔會怨天尤人,而身爲強者的鄭和從小就不屈服與環境。少年時機緣巧合成爲燕王朱棣的貼身侍衛,從此跟着朱棣出生入死。後來朱棣繼承大典,鄭和也因此水漲船高,同時深受朱棣的信任。

後來鄭和作爲正史帶領船隊下西洋,發展海外貿易,鄭和最終不辱使命。雖經歷各種曲折,但七下西洋,帶回來的東南亞以及非洲各國使節共計三百餘次,不僅發展了海外貿易,同時還示威海外、揚我國威。

鄭和七下西洋,也是15世紀初葉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。

三、民族英雄

鄭成功,明末清初的軍事家,曾被明隆武帝賜國姓“朱”,又被稱爲國姓爺。

鄭成功的一生都在抗擊清朝,在南明後期也是抗清的主要軍事力量,但重要的是他曾一度打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駐軍,使淪陷了三十多年的臺灣,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。

四、率兵入閩

時至今日,中國福建爲鄭姓的第一大省,約爲全國鄭姓人口的25%,而這一情況最早來自於魏晉南北朝時期,當時鎮守丹陽的東安太守叫鄭庠,他的兒子鄭昭後來率兵入閩,被稱爲“入閩始祖”。在此之後到唐朝末年,大批鄭姓先民定居於福建,鄭姓的中心開始在東南沿海形成。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